因为考了一百分,所以是好孩子;因为帮忙做家事,所以是乖孩子──像这样,因为听父母的话,因为很努力所以才受到肯定,基本上来说,就是不信任孩子。 这是以眼见为凭的结果为根据来表示对孩子的信任。换句话说,「因为你○○,所以我相信你」,就代表了「如果你没有○○,我就不相信你」,实在称不上是真正的「信任」。 所谓的信任,是指无论眼前的孩子处于什幺状态,都要一直相信他。 我过去当老师的时候,就知道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例如,有些孩子明明答应老师不再打 架,却仍一犯再犯。这时,我心里也常常在想,「我明明告诉过你的!」「为什幺又明知故犯?」「要我说几次你才懂?」但我还是相信孩子只是不知道恰当的做法,只要学会正确的应对,一定就没问题!而且他们一定慢慢能够学会! 坚持关注他们已经做到的事,并持续给予鼓励,而不是以「因为做了○○,所以是糟糕的孩子」等想法去否定他们的人格,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下来,孩子们终会得到成长! 此外,因为觉得孩子不会○○很可怜,所以总是伸手帮忙,只会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到,只要装出有困难的样子,就算默不作声,别人也会宽容自己,甚至可能变成一个藉此寻求关注的人。 愈是看起来让人不放心的孩子,愈应该相信他就算现在做不到,总有一天会做得到。并用这样的态度与他相处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 就算无凭无据也无所谓,妳一定要先相信这孩子一定做得到,相信他拥有坚持到底的能力,然后,再给予他勇气。 总是忍不住就要插嘴或出手,代表的就是不信任孩子的能力。 孩子原本就拥有自我教育力,也就是让自己成长的本能。 相信看不到的东西,或许很困难,但这才是真的「相信孩子」。透过这样的方式,孩子的身上就能萌生出勇气,并激发出孩子原有的能力。 或许有人会说:「无论什幺情况都相信孩子?这根本就做不到啊!没办法!」我身为一个母亲,也非常了解这种心情,然而会这幺说的人,通常也不怎幺相信自己。 对自己没信心,找不到自己的优点;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人,因此无法相信自己(我以前也是这样),这种人自然也无法相信他人。 现在做不到没关係,慢慢的,先试着给自己勇气,关注正向的事物。育儿就是育己,透过孩子,其实看到的是自己。首先,试着跟自己说些鼓励的话吧!做父母的,能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就好。 摘自《勇气教养法》 数位编辑整理:陈子扬
Photo:pixabay,CC0 Licensed.